1月4日下午2点,学校在行政楼A401会议室举行了教学改革学术沙龙活动。校长戴昕、副校长张成龙出席,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雷国光、学校全体专业负责人及教务处相关同志参加了活动。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王丽霞主持。
会上首先进行了学术交流。城乡规划学专业负责人赵宏宇博士做了题为“城乡规划学专业2016版本科培养方案设计探索”的学术报告。赵宏宇从城乡规划学专业的就业趋势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入手,针对一线教师、用人单位、校友等反映的存在于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确立了“科研下探、特色鲜明、实践创新、国际视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知识点全覆盖、主干浓缩、师生传承、学科协同、手工娴熟”课程体系,搭建了“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特色素质和国际合作”平台,探索建立了“师生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培养、本硕统筹培养、多学科交叉培养”的培养模式,对城乡规划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了系统完整的设计,且已经逐步应用到教学改革实践中。
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谢欣颖博士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参加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开展情况,从毕业要求应覆盖的内容、毕业要求的分解,课程目标的制定与细化分解、课程目标的落实与考核、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评价,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等方面,着重交流了课程设置与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学校2017年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江萍从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需求调研入手,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过程管理、教师指导方式、教师团队组建、答辩管理、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并制定了学生自身价值增值量表,为后续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详细依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张玮杰结合专业综合评价试点工作进行情况,从工作动员与部署、评价指标体系解读与分析、支撑材料搜集与整理、后续工作交流与促进、经验教训总结与整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学校其他专业参加专业综合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随后,各专业负责人结合任职一年来的工作感受,就如何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如何做好学生职业规划、如何有效落实班导师制度、如何更好落实专业负责人制度、如何更好进行教师交流与培训、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如何提高学校学术声誉、如何更好地做好学校宣传、如何建立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雷国光就学校未来教师培养方式、途径做了宣传介绍。
张成龙从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相互关系切入,深入阐释了专业建设绝不仅仅是教学一项工作,同时还具有研究与服务的职责。据此,梳理了学校改革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明确了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方向,坚定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决心。他希望各专业负责人主动思考,坚定信心,坚持下去,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提炼,为学校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戴昕对各专业负责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难度也将日渐加剧,希望各专业负责人能够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创新方式方法。戴昕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教学改革工作,为改革者开道,为干事者造势。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