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11月1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李雁冰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共同进行了集体备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广良、副院长陈志伦及邱丹丹、各教研室主任及部分教师参加了集体备课会。集体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晓明主持。

此次集体备课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的第七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为主题,首先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教师刘婷婷围绕结构安排、内容逻辑、教学重难点、拓展案例进行备课分享,其后陈志伦、陈欣欣、王殿文、张鹭、王舒、韩莫日格、辛鹏、周佳强等任课教师围绕如何立足省情校情建构该章节的教学体系、如何立足全面振兴东北和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两个实际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理论讲深、讲透进行了热烈讨论,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从教学方法、教学案例、教学思路等角度进行了经验分享。
李雁冰对此次集体备课会的内容和形式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强调要牢固树立思政课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要务的立院导向,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勉励思政课教师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增强自身素质,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提升学术水平,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任。思政课教师纷纷表示将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以透彻的理论教育学生,以真挚的情怀感染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要求,坚持通过每周持续开展集体备课、评课和每学期举办公开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持续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制定了完备的集体备课、评课计划和制度。疫情期间也坚持线上集体备课不间断,2022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的6门思政课共进行集体备课104次、举办公开示范课12场。目前,本学年已举办集体备课76次、公开示范课11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将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扎实做好思政课教材向课程体系转化,掌握学生认知规律,真正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切实增强教学实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