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服务门户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接受教育部专家组验收

时间:2018-10-19 15:31 浏览:

 

10月17日,我校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会在土木教学馆E506会议室召开。验收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曲久辉院士、中国工程院彭永臻院士、中国工程院杨志峰院士,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教授、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刘鸿教授、清华大学刘会娟教授组成。教育部科技司项目主管柳洋阳、吉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乐琨、吉林省教育厅科研产业处处长孙大文及副处长闻博等来校指导验收工作。党委副书记、校长戴昕,副校长兼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白莉出席会议。会议由柳洋阳和专家组组长曲久辉院士主持。

会上,戴昕代表学校感谢教育部科技司和吉林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对我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大力支持,对曲久辉院士、彭永臻院士、杨志峰院士等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同时介绍了学校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并希望专家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林乐琨代表主管部门对教育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要求我校要按教育部的管理规定高标准建设重点实验室,同时表示教育厅要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林乐琨对吉林省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情况作了介绍,希望验收专家组对重点实验室的阶段性建设多提宝贵意见。

柳洋阳就实验室的验收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介绍了重点实验室验收的目的,并从实验室研究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开放交流、平台建设和配套经费等方面提出了验收的具体要求。

白莉从实验室基本情况、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进展与科研成果、条件建设与配套支持、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汇报了立项建设以来的工作情况。实验室建设期间,在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8项,纵向科研经费累计5986.5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8项;发表学术论文431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5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6部;培养和引进“985”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24人;学术团队中有7人晋升为教授,16人晋升为副教授,新增学科学术带头人11人,柔性引进高端人才7人;创建省级科技创新和教学团队3个。

专家组听取了白莉作的实验室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审阅了相关材料,进行了现场考察、质询与讨论。验收专家一致认为实验室坚持面向学科发展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目标明确、方向合理、特色鲜明、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卓有成效,实验平台建设、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实验室围绕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废水处理工艺与机理、水环境与生态系统修复、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四个研究方向,通过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开展相关研究,在受污染河流治理与生态修复、饮用水安全保障、寒冷地区污水强化处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验收专家组对实验室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最终形成了验收意见,认为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根据管理办法,通过验收后,教育部将发文批准实验室挂牌,正式开放运行。

白莉表示,重点实验室将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优化实验室运行机制。同时要结合实验室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通过科技创新,针对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开拓性研究,通过凝练研究成果,加强成果转化,更好地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戴昕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实验室通过验收是我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又一成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我校优势学科和实验室的代表,学校将不断加大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按照专家的意见,在人才支持、政策倾斜等方面给予保障;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聚焦松辽流域水环境问题研究;在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给予进一步支持;在管理上更加精细,省部共建,树立更高的发展目标。

科学研究处、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教师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闭

版权所有:吉林建筑大学
网站技术:网络信息中心  吉ICP备16008289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5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