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汇报会在土木教学馆报告厅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陈士玉出席活动,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负责人、团委书记、指导教师代表、社会实践团队学生代表、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及校团委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团委副书记张恩宁主持。
校团委统筹安排,科学部署,联合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招生与就业处、计划财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项目评审委员会,对各学院申报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进行立项评审。经评审,全校共计获得国家级、省级重点社会实践活动立项28项,校级、院级重点社会实践活动立项近百项。其中,我校“绘风和畅”科技支农帮扶社会实践项目成功入围由中国青年报社、人民网共同主办的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遴选“最具影响好项目”。
各学院分团委深入调研,严谨思考,各级团组织严格遵照执行《吉林建筑大学团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办法》,以深入社会调查、服务社会民生为出发点,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考察、依法治国宣讲、红色文化寻访、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爱心医疗服务、建设美丽吉林等方面,奔赴学校包保帮扶贫困村以及省内外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全面提升了学校社会影响力。
本次会议以总结汇报形式举行,评审委员会结合各学院代表的总结汇报发言和PPT展示进行结项评审。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董世军代表评审委员会对各学院项目汇报情况进行总体点评。陈士玉肯定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和成绩,对今后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期望和要求:一是各级团组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发挥实践育人功能,让更多的青年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得到全面提升;二是各学院要及时总结经验,找准差距,找出不足,努力做到社会实践能力水平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进一步全面提升;三是各社会实践团队要努力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新载体、新方式、新途径,打造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工程”,发挥学校专业优势,通过服务社会、服务国家,进一步全面提高我校社会声誉。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