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7日,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实践团赴蛟河市漂河镇开展2024年吉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共青团蛟河市委、蛟河市民政局、蛟河市教育局及漂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学院“星火筑梦”支教团5名指导教师与19名支教大学生在蛟河市漂河镇九年制学校面向106名乡村中小学生开展了为期8天的支教活动。支教团秉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支教精神,将文化课与素质拓展课相结合,为孩子们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基础课程,同时发挥大家在绘画、演讲与主持、体育等方面特长,积极开展军体拳教学、红色故事宣讲、吉他弹唱教学、舞蹈教学、书法教学等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实践团队积极探索“大思政”与“大心理”融合互通的教学模式,搭建“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空间乡村服务站,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画”工厂等专项心理教育活动,打造鲜活的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培养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的青少年。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磊、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明兰教授、徐莹莹教授、环境工程系赵子傑教授带领“河小青”基层服务践行团,围绕漂河镇漂河流域,开展巡河净滩、生态环境宣讲等活动,动员乡村地区青少年在河道管理保护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治水氛围。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实践团用行动播撒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种子,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梦想,同时推动乡村水生态环境改善,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推进乡村振兴。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