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大学生响应“创业奋斗‘就’在吉林”的号召,在吉林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7月22日至25日,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赴吉林市、通化市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吉林市社会实践以“红色吉林”为实践主题,团队成员深入基层,共赴吉林市烈士革命陵园、磐石市莲花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缅怀先烈;走访吉林市丰满区泰山街道宝山社区,深入了解基层服务体系和意义;参观吉林市博物馆、吉林文庙、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深入学习吉林市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遗产;走访启明星助残基地,为孩子们带去了礼物和水果,与基地智障儿童及青年进行了互动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师生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化市“12355为青春护航”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深入通化市东昌区东湖社区、江南社区、西关社区、船营社区四个社区,向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精准把握居民及青少年的法律知识需求。有针对性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领域开展了法律法规解答活动,巩固和增强居民的法治意识,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同时,以身边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例为切入点,将繁琐的法律条文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普法在各个年龄段的全覆盖。团队成员发挥学科专业特色和成员个人优势,在现场进行情景再现,通过剧情释法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了法治精神,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通过依托青马遇上红领巾项目,团队为部分通化市中学生开展了一场精彩思政普法活动。学院李荣峰教授紧扣青少年常见的违法行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以实际行动助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志愿服务精神,坚定了“扎根吉林,服务吉林,繁荣吉林”的决心和“创业奋斗,‘就’在吉林”的热情。它不仅检验了同学们在理论知识学习中的成果,更检验了同学们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使命。未来,学院将更加重视“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鼓励广大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运用所学知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