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学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建大新闻 > 正文

学校协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全力提升线上育人实效

发布时间:2020-03-17 14:42:08   访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多形式、全方位、高质量开展好在线教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积极探索“云思政”的教学新模式,在虚拟的云端课堂中充分利用教学各环节,对学生从价值塑造、树立信心、坚定理想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不仅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更要实现“停课不停育”,切实提升在线教学育人实效。

思政课程传递战“疫”正能量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为切实发挥思政课程思想引领、凝聚人心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培养青年学生的担当意识和与祖国共奋进、赤诚仁爱的家国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学校要求成立了在线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在线教学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保障在线教学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了《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2020学年第2学期延期开学期间思政课(本科)在线教学工作方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2020第二学期在线教学检查工作方案》,以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发挥好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

本学期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思政课程全部采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异步SPOC+QQ群(钉钉群)的在线教学模式,选择的教学资源均为教育部推荐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培养要求,对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心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特点的线上教学授课计划。

学院组织教师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平台,开展集体“云备课”,深入挖掘战“疫”生动案例中的思政元素,设计开展战“疫”小课堂,运用好疫情防控现实题材,讲好中国战“疫”故事,上好大学生新学期不平凡的网上思政课程。同时,各教研室围绕在线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呈现方式、教学技术等问题,通过钉钉、QQ、微信等软件多次进行集体研讨,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和交流,提升在线教学效果。

 

 

思政课上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充分运用中国大学MOOC、慕课堂、QQ群、钉钉群等平台优势,设计了讨论、实践、测试、问卷调查等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开展“向祖国告白”“生命一刻,成长一课”主题讨论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不仅动脑,还要动手、动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指导学生开展有深度的学习、探索和实践,真正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课程思政谱写立德树人新篇章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课程发挥“群舞中领舞”的作用,专业课程则起到“共舞中共振”的效应。在这个特殊时期,学校专业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课堂教学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赋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重任,把抗“疫”中的典型经验与教训变成教育教学中的“活教材”,向学生传递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学生铭记肩上的使命与担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需要和民族振兴。

 

建筑与规划学院金日学老师把战“疫”故事融入专业课教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金日学老师主讲的《建筑设计》课程是省级课程思政学科示范课程。课程结合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积极思考我国现有社区公共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不足;通过剖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装配式建造层面所创造的“中国速度”奇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建筑技术快速发展背后的制度优势。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云龙老师主讲的省级课程思政学科示范课程《桥梁工程》,在开学第一课回顾了我国桥梁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从我国“基建狂魔”称号出发,分析了我国建设事业所处的国际地位,以钱塘江大桥的建造历史、建设成就为点,以我国近代桥梁发展历史为线,通过介绍茅以升、梁思成、林徽因等著名大师的生平事迹及其学术品质和学术贡献,弘扬了我国科技人员的爱国情怀,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电气与计算机学院吕冬梅老师主讲的《离散数学》课程,通过介绍由中国人首创的新学科“可拓学”的发展历史,讲述了我国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历经30余年潜心研究和不懈努力,成功建立了可拓论体系和可拓创新方法体系,并在多领域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方面得到成功应用,形成可拓工程,体现了我国科学家对人类科学发展的贡献,激发了学生学好专业课,用所学本领为祖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切实发挥学校360度德育“大熔炉”作用,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融汇贯通,扎实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有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关闭